注册

汉欧班列揭秘:经7国 20余名中外司机接力开万余公里


来源:楚天都市报

图为截至上月,汉欧班列共发运1156列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摄 图为在阿拉山口火车站进行换装 图为我省首辆直接进口车昨日在汉通关 图为汉欧班列准备从武汉出发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图为阿拉山口火车站换

图为汉欧班列路线图 制图/刘阳

楚天都市报记者胡勇谋 通讯员苏庆丰王遥遥王毅周凯

“太靓了!”昨日下午,湖北省首批直接进口车、一辆宾利飞驰V8S轿车,从货柜缓缓开进武汉铁路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,进行开箱查验。

据介绍,这辆轿车于10月27日从德国汉堡发运,搭乘编组39辆的X8044次汉欧班列,沿途经过波兰、捷克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7个欧亚国家,行程1万余公里,最终抵达武汉吴家山车站。

武汉海关称,这是武汉直接从国外采购的第一台进口车,也是进口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抵达武汉。从此,大武汉进口汽车在家门口有了自己的专用口岸,一次直达,无需从天津、广州等地辗转多次,买进口车再也不用中转了。

据介绍,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,汉欧班列总共发运1156列,其中,去程550列,回程606列,是全国唯一回程货量高于去程货量的班列。奔驰万里的汉欧班列,一路上要经历哪些关卡,克服哪些困难,才能把货物安全送达呢?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。

汉欧班列出国要换轨

上周,记者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宣传部联系上阿拉山口火车站,欧洲回来的部分中欧班列从这里驶入国际换轮库,进行换装作业。

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,经过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是1520毫米的宽轨铁路,进入波兰、德国后,就是和中国一样的1435毫米的标准轨。两种轨道相差85毫米,差不多是一根烟的长度,但就是这点差距,让中欧班列必须换轨两次。

阿拉山口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道谢说,如果新欧亚大陆桥干线能够使用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铁路,列车从中国到欧洲最多8天时间。

记者曾到过阿拉山口,这里四季风大,视线所及的树木都被大风吹得弯向一个方向。国门处,一条铁路通往哈萨克斯坦。

中欧班列进入哈萨克斯坦之前,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短暂停留。苍凉的大戈壁能一眼望向数十公里外的山,阿拉山口的铁路大货场,数十条铁轨并排着,各种货车在这里重新编组、办理通关手续。

按照惯例,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,在对方的口岸站换装;从欧洲回程的中欧班列在中国境内口岸站换装。口岸站之间,标准轨和宽轨两种轨道平行,以吊装方式换装。

新疆阿拉山口车站运转车间吊车机乘务班组工班长李刚说,在阿拉山口,中哈两国的边境火车站,都建有巨大的室内换装库,换装库里,并列铺着轨距不同的标准轨和宽轨。从欧洲回程的班列在阿拉山口换装库1号站台停稳后,巨大的龙门吊就会把集装箱从哈萨克斯坦的宽轨平板车上吊起,平行移动,稳稳地放置到中方的标准轨平板车上。在这座巨大的铁路室内换装站内,2小时就可以完成55节集装箱的换装。

冬季的阿拉山口,这几天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3℃,换装站内没有暖气、两头大门全部敞开,冷风刀子一般穿过。李刚说,近几年来,阿拉山口的货物逐年增长,现在有6台大吊车,换人不换车三班倒,每天24小时不停的作业。

同样,在波兰与俄罗斯交界处的马拉舍维奇,中欧班列要进行第二次换轨。

火车司机每天反复出国

在很多人的想象中,开着火车从武汉到欧洲,穿过高山、穿过戈壁,穿过西伯利亚,开一趟车就能一次经过多个国家,是非常令人向往的旅程。

然而实际的情况完全不一样,中欧班列是分段运输,国外段是国外的火车司机,国内段是国内的火车司机。中欧班列从德国汉堡至中国武汉,全程由六七个国家的20多名火车司机接力开行,各开一段。

在吴家山站,司机韩洋说,他在吴家山站就是将到达的或出发的中欧班列拉到货场,进行编组或卸装货,然后交给襄阳机务段的司机一直开出湖北,再交给西安方面的司机继续开。

阿拉山口站和多斯特克站遥遥相望,但是到了多斯特克就相当于出国。记者联系上了48岁的沈建伟,他是阿拉山口站中欧班列专职司机,他和十多名同事一起,每天负责驾驶中欧班列往返于阿拉山口站和多斯特克站之间,“我一个月有15天驾驶着中欧班列往返中哈两国,最多时,一天可以在阿拉山口和多斯特克间往返两趟。也就是说,一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在反复出国。”

他的同事陈胜正在开着列车去往多斯特克。他们的任务就是,从阿拉山口站出发,把中欧班列拉到20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车站,交给哈方司机接力前行。然后再把从欧洲返程的班列拉到阿拉山口。

如果把中欧班列看作是接力跑,那么换轨、通关就是接力棒。沿线各国之间体制不统一、规则不同的通关障碍,如今已逐步实现了统一运单、多检合一等。

阿拉山口宣传部道谢称,以前阿拉山口出境的车皮至少要等上3天,现在班列越来越多,保证班列的时间优势,已经越来越重要。他说,“湖北的班列挺多的,到了这里40分钟之内就出国了。”

为克服极寒首创恒温冷柜

鲜为人知的是,一瓶红酒搭乘班列从法国运到武汉,并非易事。中欧班列(武汉)行程约1.1万公里,沿途并非四季如春,不仅有酷热高温,还有西伯利亚零下40℃的极寒。为解决恒温运输难题,在班列上尝试冷链运输,购置恒温集装箱,开启了武汉和欧洲之间的冷链运输新模式。

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相关人士称,首创恒温冷柜,不为冷藏反而是为了保温,只因经欧洲太冷了。中欧班列运行万余公里,途中温差极端时上下可达70摄氏度。中国发往欧洲的商品大多不怕冻,但回程的橄榄油、红酒、啤酒等,都是玻璃瓶装,这些商品经过俄罗斯境内的低温地段时,不但会凝固,而且有可能发生爆裂,这让货主很不放心。

为此,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已采购多台45英尺特种冷藏集装箱。该冷藏箱是为“一带一路”量身打造的跨国际多式联运冷藏集装箱,具有柴电混合动力,配有800升容量的油箱与柴油机,可满足汉欧班列单程20天冷链运输的温控需求。随箱配备航天行云北斗导航定位系统,实现24小时全天候箱体位置全球定位,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远程控制冷机的运行状态,实现冷链运输全程“可视化、可控化”。

如今,潜江龙虾、宜昌柑橘这些湖北生鲜,都通过这种特制的冷藏集装箱,运到了欧洲人的餐桌上。

汉欧班列不再为返程货物发愁

对于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来说,一旦开行,就不能间断,若空跑一趟,会亏损数百万元。2016年1月至10月,进出阿拉山口的中欧(中亚)班列达到1185列,但是返程班列总共只有257列。

武汉市交委综合运输处相关人士称,为打破揽货难的困局,武汉组成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物流商贸代表团,多次到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法国、捷克等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举办洽谈会。汉欧国际物流公司一批八零、九零后的湖北伢长期出差在海外,“每天一睁眼就去跑企业、跑港口、跑车站,只为给返程的班列再多加一箱货。”他们像推销员一样挨家挨户拜访企业,足迹遍布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,铺画了近20条境外网络线路,逐条突破,大批国外货物争相搭乘汉欧班列,到武汉进行销售或分拨。如今,中欧班列(武汉)的返程货已从“短缺”变成了“富余”,不少货物要提前预约。

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称,汉欧班列目前在新亚欧大陆桥、中蒙俄、中国—中亚、中国—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上,开通了武汉经满洲里、二连浩特、阿拉山口、凭祥、霍尔果斯等五个关口出入的线路,辐射亚欧大陆近50个国家和地区。装载的货物有整车、电子产品、汽车零配件、飞机、机械产品、木材、纸浆、服装、民生产品(葡萄酒、液态奶、面粉等)。自发运以来,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,汉欧班列总共发运1156列,其中,去程550列,回程606列,是全国唯一回程货量高于去程货量的班列。

 

[责任编辑:邓兰天]

  • 好文
  • 钦佩
  • 喜欢
  • 泪奔
  • 可爱
  • 思考
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
分享到: